類似政策的推出,體現了樓市政策的多樣性,當然,更是在實實在在地減輕購房者的經濟負擔。
公積金作為一種保障性的金融制度安排,本就有著互惠互助的基本功能。對中低收入人群,尤其是畢業不久的青年群體而言,個人手上沒有太多的積蓄,也不夠足額申請公積金貸款,購房壓力山大?,F在“一人購房全家幫”,等于喚醒了閑置、沉睡資金,提升了家庭單位的公積金利用效率,充分體現互惠互助之義。
對大多數家庭而言,舉全家之力購房一直是一種常態。父母子女成為共同還款人后,還貸的能力增加,購房意愿增強,也有利于促進住房消費。特別是在一些三四五線的中小城市,這類公積金“通取”政策的撬動效果,會更加強烈。
多數地區都將政策范圍限定在首套房上,這也說明,政策主要是保障剛需群體購房,用于支持合理住房消費,提升居住條件,而不是為了方便投機炒作。
實現住有所居,是各個群體的共同夢想。公積金效用最大化,在推動居住條件改善上,發揮更大的價值,百姓的房貸壓力減輕,也才有更多的底氣去消費,進而拉動消費內需增長。
當然也要提醒,在推出“一人購房全家幫”等政策時,既要完善政策設計,避免留下投機炒作的漏洞,還要不斷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風險管理,別讓“一人購房全家幫”變成全家被套牢。
發表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»